发布时间:2025-04-16 07:37:27
来源:BOB网站下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作为全年经济的“风向标”,一季度开局良好关系到全年目标的顺利实现。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开年以来,中央企业用好用足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支持政策,以高水平发展为鲜明导向,持续夯实经营发展基础,扩大有效投资、支撑扩大内需,加快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的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以“开局稳”引领“全年稳”,以“产业兴”带动“活力旺”,为国民经济稳增长保驾护航。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国资小新”推出“企稳业兴开新局”系列报道,着眼全局、洞察趋势、立足当下、把握未来,展现中央企业新年开新局的实干举措,凸显国资央企以进促稳的积极风貌。今天为您带来第二篇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中央企业全力支撑扩大国民经济内需,用好“两新”政策,在能源电力、装备制造、文旅消费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设备换新;在交通运输、新能源、算力设施等领域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模式。
习指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有力举措,也是企业塑造发展优势的重要机遇。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更新需求方,也是设备供给方,在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当前,慢慢的变多的中央企业部署大规模设备更新,抓紧摸排家底,制定设备更新工作方案,
据有关部门测试计算,从年均设备更新规模潜能来看,能源电力占比最大,超过30%;石油化学工业次之。
其中,计划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投资2660亿元,着力解决重点设备隐患,推进老旧设备改造及设备防灾抗灾能力提升,强化配网可靠性及承载力;
也预告了2025年1750亿元的电网投资规模,预计2024年至2027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将达到1953亿元。
进一步优化完善设备更新工作行动方案,聚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领域,坚持分类分级推进设备更新改造……
机械设备行业是本轮设备更新的重要行业之一,政策引导下,装备制造央企正加速重工业设备更新换代。
龙江重工,机床、起重机占生产设备的85%以上。“经过本次摸底后,我们得知设备成新率不足40%,其中超期服役10年以上的设备更是达到70多台(套)。”龙江重工负责人提道。
据统计,到2027年,中国一重设备可更新规模达15亿元。根据生产需求,2024年中国一重已开展部分炉窑及输配电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龙江重工将投资3亿元建设智能化工厂,建成后,该工厂可新增冶金成套设备缸块、轴承座等装备约18000吨/年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使其冷加工设施成新率提高至65%。
实行清单化管理,计划完成4614台电机的更新替代。截至去年底,已采购4053台永磁电机;先后完成了10座焦炉、5台烧结机及带式球团焙烧机、9座转炉等工序的超低排放改造;实施42个数字化智能化项目,将钢铁、稀土关键工序数智化率分别提升至81.7%、78.5%。
文旅消费成为中国新的消费增长点和动力源。中央企业文旅设备的更新需求也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深圳世界之窗的铁塔电梯现已进行更新招标;珠海海泉湾将对大型游乐设备做更新;沙坡头景区计划淘汰并更新沙漠冲浪车10辆、沙漠越野车15辆、快艇13艘、皮筏运输船5艘。
依托工业母机产业优势,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制定设备更新解决方案,推动高端数字控制机床标准制定和国产化替代。旗下机床公司新签8笔千万级以上订单;沈阳机床中标亿元生产线万元超大型锻造产线项目;齐二机床、昆明机床实现新签订单过亿;天津一机成功出口2台自主研发的大型插齿机。
公路上,汽车从大路走到小路需要方向盘;铁路上,火车改换轨道则依靠辙叉。作为铁路道岔中的关键部件,
探索盾构机再制造新路径,与购置一台同类型新盾构机相比,再制造盾构机可节省本金50%以上,节能60%,节省耗材70%。
旗下中光学集团拥有电梯和车库融合设计研发技术,结合垂直电梯与智能车库的创新解决方案,融合电梯与立体车库多项成熟技术,成功研发出一款智能转运设备。
该公司还通过完善制造管理机制、安装管理机制和二维码全程追踪的管理模式,真正让客户企业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开年之际,中光学集团加装电梯和智能转运设备业务陆续中标,合同金额2350余万元,截至目前近2000台电梯意向订单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唰——”铁锹铲起灰色的混凝土,只见平陆运河马道枢纽搅拌站站长郝海潮蹲下身,右手搅了两圈,攥起一把,左手又抓又捏。“均匀,适温,抓紧上工!”
这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的平陆运河马道枢纽施工现场。26座塔吊矗立四周,380余台套施工机械设备轰鸣,正在紧张施工。
广西水网密布,但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海拔落差,大部分河流未能就近向南入海,而是一路向东流淌。正因如此,长期以来西部货物出海总是“舍近求远”。由
参建的平陆运河,是打通西南腹地开放通道的关键落子。建成后西南地区货物出海距离将缩短560公里,海洋优势得以向内陆蔓延。
习指出,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年以来,中央企业一直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交通运输、充电、新能源、算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
春节返乡期间,从杭州到重庆合川区弯桥村,1600多公里,村民陈昌洪第一次选择开着电动汽车自驾返乡。算下来,一路上充电费用只要两百多块钱。不仅如此,村里刚建成的超充站更是让他兴奋不已。
等企业的投资布局和建设运营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慢慢地增加。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超越1300万台。1月份,公共充电桩增量为18.1万台,同比增长222.5%。
投资建设的世界首座300MW级压气储能示范工程——“能储一号”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纪录,实现关键核心装备和深地空间利用产品100%国产化。
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全国首例陆海统筹建设的±500千伏大容量、超远距离柔直电力输送项目,建成后将变成全球首个采用海缆-架空混合直流线路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工程。2025年,该工程将全面开工,计划明年10月投产。
在福建泉州,纺织业作为9大千亿产业之一,是泉州民营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由
不管是出库还是入库,只要下达一个指令,工厂的各类设备便能自动识别、高效运转。
绿色5G智联监测平台,实现全球十多个厂区生产场景可视化及生产数据实时监测调度,单位成本下降20%,生产效率提高10%,产品不良率下降30%,经营成本降低6%。
加快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支撑数字化的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底座。通信央企一批算力大项目开工:
新开工的(济南)智算中心总建筑面积12.73万平,可容纳机架约1万架;
在葫芦岛市投资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占地18亩,首期计划投资1.29亿元……
作为“中国数谷”核心区,近年来,贵州省贵安新区已累计招引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23个。为保障大型数据中心用电需求,
参与的贵安新区首座500千伏变电站“马场变”启动建设,总投资5.1亿元。数据中心带动包括服务器制造、散热设备、电源技术、电网基建等在内的上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