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设计院最近在大搞降本增效,其中有一条就是把很多正式工转为了劳务派遣;
该帖子下面留言特别多,大致有两派观点,个别人觉得是假的,是帖主为了博流量故意制造焦虑;
财政部确实在2023年10月发过一个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第11点也精确指出不得以劳务派遣方式用工,但仅限于政府购买服务;
也就是说央国企、私企依然能够正常的使用劳务派遣,然而现实中就算是体制内依然有很多劳务派遣岗。
我有个朋友三年前通过劳务派遣进了体制内,本来还想着转正呢,没想到自己先撑不下去了;
转正无望,工资低到离谱,社保缴纳基数非常低,奖金全无,说出去根本不相信他是在体制内工作的,最近他在纠结要不要辞职不干了!
如果说别的行业国企单位做不出这样的事,我还信,但设计院发生这种事完全有可能!
该帖子下面大部分人都相信是真的,上海某国企设计院被迫转到劳务派遣的网友还详细的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大概就是原有劳动合同到期后被迫签订自愿转劳务派遣的合同,转劳务派遣后社保都是按最低标准缴纳的,而且企业的收入不计入社保基数;
天J的老铁也说,在单位工作了20年,前阵子档案突然被转到了B方人才市场,一下子从正式工变成劳务派遣,公司没有一点解释;
前阵子,杭州有一家顶级设计院,被员工游街讨薪,这位设计师是985硕士,有注册证,但是进该院的时候也沦为了C岗,C岗就有点类似派遣或外包;
因为他连该院的工牌、门禁卡都没有,被外派到印尼驻厂单位还欠薪,最后把他逼急了,自制了个牌子游街讨薪!
这两年的工程行业确实很难找到工作,所以很多人明知道是劳务派遣还是咬着牙干,但下面这两个招数直接让人破防;
个别国企会采用新的玩法,先成了一个新公司,把关键人员、听话的员工整体迁入,迁入新公司的人集体转入劳务派遣公司;
能力差的、不听话的、不愿意转劳务派遣的留在原公司,等着原公司破产清算,最后一毛钱也拿不到!
外包比派遣更惨,用人公司给外包工结的钱,真正能到外包工手里的可能连一半都没有;
不管是派遣还是外包,其本质都是企业为压榨员工想出来的损招,这些操作降低了用工成本,也规避了劳务纠纷,对企业来说百利无一害;
员工彻彻底底被物化,干着慢慢的变多的工作,拿着慢慢的变少的工资,最后只会寒了所有打工人的心;
早在2013年,我国就有3万多劳务派遣公司,劳务派遣人员高达6千多万,占比20%,如今12年过去了,不了解这一个数字又增加了多少?